新能源汽车补能的未来之路
2023-05-21 10:42 文章来自:中国汽车科技网 收藏(0) 阅读( ) 评论(0)

作者:邹无忌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加速到来,充电需求日益旺盛,众多充电运营商开始持续发力。然而,充电设施的不完善、接口不匹配、充电桩损坏以及充电桩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新能源车主,使得“充电焦虑”成为普遍现象。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专家朱劲松认为,简单的充电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充电难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构建合理适配的“充电网”解决方案。

朱劲松看来,要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题,关键在于推动充电设施由“桩”向“网”转变,以构建一个智能、高效、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因此,朱劲松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仅关注行业技术的革新,更致力于解决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实际充电问题。他研发取得了“基于云计算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一体化智能交互管理平台V1.0”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控制系统V1.0”等领先科技成果,在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走在了行业前列

充电桩是将电充入汽车里,而充电网则是将一个区域连接成一个系统,实现有序充电和放电,智能调度能源,并与大电网进行良性交互。这样的充电网是新能源汽车与供电之间的关键纽带,不仅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还能在碳中和、碳达峰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碳中和、碳达峰进程的推进,在朱劲松的构想中,充电网将凭借其物理链接、能源链接和数据链接等优势实现智能调度和调配电力资源,从而在参与碳交易中掌握主动权并获得可观收益。

事实上,朱劲松自主研发的“基于云计算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一体化智能交互管理平台V1.0”发布前,“互联网+充电桩”的发展理念便深植于他的研发工作之中。这一前瞻性思维,也使得他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研发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22年7月该技术成果首次对外发表。从先行试验反馈来看,该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了车网互动,实现了对充电场站的智能化、高效化和一体化的管理,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参与电网的调峰辅助服务还能在夜间充绿电、享受低价充电。这样的实践不仅让新能源汽车用户得到实惠,还提升了充电体验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可靠的充电服务。同时,这一技术成果在各大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影响力。它为应用单位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使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优化充电网络布局,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云计算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一体化智能交互管理平台V1.0”的应用成功促进了产业的协同发展,吸引了众多企业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智能化升级领域,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为整个行业创造了更多价值。

当前中国正处于能源变革的转折时期,新能源的发展对于国家意义重大,也必将带动和改变社会发展开展新能源充电网的建设运营,正是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企业端创新发展的最佳途径。作为数智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研发专家,朱劲松自认有责任推动这一构想进一步落实,为了让好的改革措施惠及更多人群,他走遍了全国各地,为一些城市提供了合理的充电设施整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僵尸桩”占用城市资源等问题,为当地百姓充电体验的提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探索实践中,朱劲松为城市充电网的发展总结出“五个统一”规划和“五张网”的发展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运营商要协助政府规划好充电网的发展蓝图;统一产品准入标准和运营服务等标准,让行业健康协调发展;搭建城市统一充电管理平台,实现充电数据的互联互通,确保充电网的高质量可靠,避免管理失控;统一建设覆盖各类型应用场景的充电场站,高效建立起以充电网为载体的工业互联网,避免重复建设和无效利用;以统一的充电管理平台,链接人、车、能源、数据,实现充电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全过程的监管,确保安全可控。

提及未来,朱劲松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将以“构建中国最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生态”为目标,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平台的合作战略,协同政府做好充电网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科学高效地打造新能源汽车的智慧充电网做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的汽车充电网生态运营商,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现。他坚信一定会有更多城市参与到充电网顶层规划和标准建立当中,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